〖德劇〗母愛在成長過程中對角色的影響—Netflix德劇《香水》劇情心得與其符碼分析
「長期被母親忽略的結果,導致他一方面害怕與人的親密關係,
同時又渴望親密關係。」
又是一個一口氣把全季看完的夜晚(說再看一集就好都是騙人的)
看完之後的第一個想法是:哇整部劇都只有個性超爛的男人嗎?
這篇心得主要想分享我認為貫穿《香水》這部劇的重要符碼—母親。
在分享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劇,
由德國暢銷作家徐四金的《香水》所改編,不過與其稱之為改編,這部在Netflix上架的影集比較像是擷取《香水》原作的核心「氣味」到故事中,劇中事件的開端也是從這本小說開始,跟2006年的同名電影忠實呈現小說的改編有點不同。
(《香水》原作小說今年三月出版了徐四金70誕辰紀念版,可點選此查看詳情或購買)
故事的開端是一名女歌手凱特琳娜的慘死,她的屍體腋下及生殖器的皮膚組織被取走、頭髮也被剃掉,而這些部位都是人類「香腺」的所在位置。中學時期與凱特琳娜交好的五名好友於她的葬禮上再次聚首,相互懷疑兇手的身分的同時,也揭開了過往的秘密—他們當時受《香水》這本小說啟發而開啟了氣味實驗和當時失蹤的男孩之間的關聯。
另外一條故事線是辦理此案的調查員娜嘉西蒙、約亨格林貝格、馬提亞斯科勒之間的愛恨糾葛。
※以下將涉及劇情內容
在這部劇中,刻劃了男性與女性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裡面大部分的男性角色都扮演了施虐者的角色(不論是身體上抑或是精神上),而女性除了死者凱特琳娜外大多在與男性的交往中被奪走了主導權,而凱特琳娜與這些女性相反,她善用自己的魅力去從男方身上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一個不受男人控制的女人,而在凱特琳娜身上受挫的男性也將這份無從發洩的控制慾便會轉移到其他女性身上。
這些施虐與被虐的角色都有一個共通點—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獲得母愛。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母親」是這部劇很重要的符碼,這篇文章開頭的台詞是丹尼爾的心理醫生最後一集對其病況的描述,但其實也適用於其他角色身上,以下將分析「母親」對於這些角色產生了什麼影響:
.伊蓮娜(羅門的妻子)
伊蓮娜是個我滿心疼的角色,對比凱特琳娜,她就像是滿足男性控制慾的次等替代品,羅門真的有愛過她嗎?還是只是因為得不到凱特琳娜所以身邊有一個女的也好呢?但不管羅門有沒有愛她,伊蓮娜也離不開羅門,她對羅門有很強大的依附感,就算他對她施暴、氣她的性冷感、與她交往的同時也迷戀著凱特琳娜,伊蓮娜也對羅門言聽計從,好像只要能從羅門這裡得到一點點施捨般的愛就足夠了,原因或許是來自她沒有得到愛的原生家庭。
伊蓮娜從小便沒有見過母親,家中的照片母親的臉都被剪掉了,而自己的父親又是個不善言辭且討厭女權自由的人,幾乎不會對伊蓮娜主動表示任何關心,兒時的她常常看著來寄宿學校迎接孩子的母親,也會在兒童樂園中看著帶著孩子的母親,由此可見她對母愛的渴望,但也因為這份渴望而鑄下了大錯。
娜嘉曾經在劇中說過,兒時缺乏母愛或受到母親暴力虐待的人長大後可能會將自己的不幸複製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但伊蓮娜卻將自己無緣得到的母愛連同自己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女兒瑪格達,連討厭自己母親的布奇也稱伊蓮娜是稱職的母親。
.布奇(妓院老闆)
布奇的過去在他、羅門和凱特琳娜3P時被揭露,他也是性暴力下的受害者,被迫和母親發生性關係,這或許是造成他有厭女傾向的原因,長大後他成為了性暴力的加害者,成人後開妓院或許也是想要滿足自己對女人的控制慾。但他心中仍保留了柔軟的一塊給了孩子,或許是在妓女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將自己過去沒有受到好好對待的遺憾彌補在孩子身上吧(我個人推測布奇的母親應該也是性工作者),從他對待艾西的方式來看,布奇的本性應該不壞,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性暴力而導致了他學生時期的偏差行為。
.娜嘉(調查員)
娜嘉在成長過程中長期被親人忽略,或被施以暴力,最後被送進了育幼院,這也是為什麼他在與格林貝格的感情中如此卑微的原因,她和伊蓮娜同樣對於伴侶的依附性過於強烈,彷彿失去了伴侶的愛自己變一無所有,所以娜嘉想方設法地確認格林貝格對自己的愛(例如用女性內衣測試的部分,應該還是自己的私心佔大多數),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受到了香水的誘惑、傾聽了惡魔的細語,她做了那麼多的努力,其實求的也不過就是有一個人能夠(替過去的母親)愛自己,就像莫里斯所說的,誰不想被愛?
而缺乏母愛的成長過程,也導致娜嘉無法相信自己能夠成為稱職的母親,如果沒有格林貝格一同撫養孩子的話,自己極有可能成為像自己母親那樣的家暴者,這也是娜嘉和伊蓮娜的不同之處,伊蓮娜有一個能夠安心養育孩子的背景,所以能夠給與自己的孩子母愛,但單親撫養孩子的辛苦,身為經驗者的娜嘉自知無法負荷。
.丹尼爾的心理醫生
丹尼爾的心理醫生這個角色起初看不出來是什麼要角,結果在最後一集時來個大逆轉,成為幕後的兇手(但個人認為在最後面操縱的是莫里斯,丹尼爾的心理醫生只是為慾望所驅使的打手),她在最後才展現出自己脆弱的那一面—渴望被愛,而這也從她與她母親中的話與家中的照片透露出,從小時候開始便是妹妹比較受喜愛,連母親都有點怪罪意味地說是因為姊姊太晚出來導致還在肚子裡的雙胞胎妹妹缺氧而小兒麻痺,可以說心理醫生在成長過程中也缺乏了母愛,在強烈渴望被愛的情況下被莫里斯製作的香水所誘惑而犯下一齣齣罪行。
整部劇看下來,雖然凱特琳娜是最初的被害者,但我反而認為她是在所有女性角色之中活的最快樂、最自由、最能夠逃離父權魔掌的女性,她反而還將眾多男性玩弄於股掌之間。
雖然在劇情上還是有些會讓人感到疑問的地方(像是我就不太懂為什麼心理醫生家還要再設一個製香場所,是為莫里斯而建的嗎?建在家裡難道不會被媽媽發現嗎?看媽媽對於心理醫生要被強暴時的反應並不像是心理醫生的幫兇),但整體來說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影集,
雖然每個角色多少都有點心理病態,但最終的主旨應該還是回歸到「愛」身上吧,
成長的過程中缺乏愛會導致長大後的行為偏差
在現代社會中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一個殺人犯出現時,人們最應該重視的或許不是他的刑期或罰責到底多重
而是什麼樣的環境造就出了這樣的人?而社會該如何去改善?
就像劇中諸多性暴力加害人兒時都是受害者一樣。
誰不渴望被愛呢?
留言
張貼留言